通榆县新富村养殖户张保全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,但受限于贷款难。去年,他通过当地银行的一款“活体抵押”金融产品,用自家的牛作抵押拿到了32万元贷款?!敖衲晗铝?0多个牛犊,卖了50多万元,贷款都还上了?!彼怠?/div>
在肉牛大县桦甸市,过去没有正规性的牲畜交易市场,农户买、卖牛往往要驱车去外地交易。今年,当地帮扶企业建起了一座具备寄养交易、金融结算、电子商务、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的牲畜交易市场。
如今,每逢交易日,周边的养殖户、全国各地的收购商便聚集在此,每天成交量少则四五百头。一位从河南来的客户李文泽告诉记者,他已经在这座交易市场买了近300头?;厝ィ罢獗叩募茏优V柿亢?,买卖也十分便利?!?/div>
目前,吉林在蛟河、榆树等养殖大县已建成十余个大型活牛交易市场,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活牛集散地。
此外,吉林省今年启动了肉牛养殖大村“一村一名大学生兽医计划”,在村级防疫员、乡村兽医高校毕业生、返乡创业待业青年等群体中,将能扎根基层、服务基层的人员选配为村兽医。今年将完成500个以上养殖大村兽医配备试点,提升基层疫病防控能力。
“小肉?!闭箍蟾窬?/font>
在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四合村新建的万头牛场里,除了整齐的现代化牛舍,一栋栋大型干草棚、青贮窖十分引人注目。这些造价不菲的专门设施有着通风、防火的功能,能够储藏大量秸秆用于制作饲料。
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,今年提出了“千亿斤粮食”工程,计划用8年时间实现粮食产能达到1000亿斤,比现在增加200亿斤。
在此背景下,粮食生产产生的秸秆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。吉林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中同步启动了“秸秆变肉”工程,跳出就粮食看粮食的局限,树立大食物观理念,粮食和肉牛统筹推进,通过种养结合,实现粮食、肉类食品生产、加工、物流等全产业链发展,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。
吉林省肉牛办副主任孙考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吉林省年产玉米秸秆4000万吨左右,而一头牛平均一年大概消耗3吨秸秆。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目标达成后,吉林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预计达到2400万吨,占秸秆总量的60%,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玉米秸秆废物利用的问题。
丰富的玉米和秸秆资源为肉牛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供应,牛粪又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可以反哺土壤。
在农安县巴吉垒镇的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,这个可存栏育肥牛10万头的示范园不仅建设了肉牛养殖区和农作物种植区,还配套饲料、有机肥加工,形成了“饲料生产、肉牛养殖、粪肥加工”的绿色循环农业。
目前,吉林已在村屯散养密集区建立3600多个粪污收集点,实现粪污就近还田。
此外,吉林还在培育肉牛优质品种上不断发力。
在吉林省新牧科技有限公司,一批批冻精经过分装后装罐保存,这家企业年产优质冻精230万剂,产能不仅保障吉林,还卖向全国。目前,吉林依托科研院所建立“肉牛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”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,为种源?;び肓贾峙嘤峁┍U?。
多年来,已繁育出“草原红?!薄拔纸鸷谂!薄把颖呋婆!钡染哂斜就撂厣娜馀P缕分?,品种性能优、改良代次高、推广面积大?!巴ü⒏咂分嗜馀2罚欢下闶谐⌒碌男枨??!辫氲槭薪鹋D烈涤邢薰径鲁づ耸绾焖怠?/div>
做好现代化农业的“?!蔽恼拢只乖谟苫钆J涑鱿颉芭H馐涑?、餐食输出、文化输出”的路上不断前进。
在长春皓月等肉牛加工龙头企业,牛产品正不断在皮革制品、牛肉深加工制品、医用化工产品等领域进行产品延伸,如医用心脏瓣膜等产品已经比较成熟且受欢迎?!耙煌放;肷矶际潜?,‘四个蹄子’完全可以赶上‘四个轮子’?!奔质〕ご吼┰虑逭嫒庖倒煞萦邢薰径鲁ご粤胨?。